在饶平县,近年来悄然展开了一场农村污水治理的革命。在过去,农村环境中匆匆流淌的污水不仅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,更成为了美丽田园的一道难以磨灭的污点。然而,随着2024年饶平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项目的推进,昔日的臭水池正逐步蜕变为生态景观塘,给村庄的生态复兴注入了新活力。
在这个项目中,饶平县全力以赴,投资超过1.67亿元,涉及188个自然村,目标是在短时间内实现全县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82.56%。正如饶平县山门村的村民蔡晓强所言:“以前村里明渠多,污水直排,对环境影响很大。现在好了,污水经过处理后,明渠里流淌的是清水。”
南方日报记者的调查显示,饶平县大埕镇上东村的变化令人惊叹。曾经的池塘因缺乏治理而成为臭水塘,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。村民陈先生深有感触:“以前一到夏天,就得掩住鼻子经过这里。”现如今,上东村的池塘已然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生态景观塘,游戈的水鸟与盛开的美人蕉相得益彰。
在新项目的实施中,设计者们摒弃了传统耗资巨大的集中处理方案,注重因地制宜,将已有的排水系统进行改造。同时,利用原有的池塘进行生态治理,引入水生植物,改善水质,形成一个自净能力强的生态系统,从而有效剔除水中的污染物。在这背后,专家林伟仲精湛的设计为上东村节省了超过50%的建设费用,项目总投资由1650万元减至769万元,真正实现了“投资省下来了,环境美起来了”。
在山门村,面对常住人口分散带来的特殊挑战,这里又采取了“分区治理”的创新思路。村庄的水资源分为东、西两个片区,各自设计单独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,确保高效利用原有的排水系统,共同实现了全村污水的100%达标排放。这个举措不仅节省了建设成本,也让村民们享受到了干净环境带来的实惠。
山门村的污水处理设施采用“水解酸化+人工湿地”的微动力处理工艺,处理能力比以往的设施更为高效,简单易操作,年运行维护费用减少达70%。这使得村里的污水处理成本大幅降低,使资源利用更为有效,维护成了难题。
饶平县的污水治理成功主要归功于供排水一体化运营改革。通过整合水务资产,简化管理流程,激发了基层水务管理的活力。成立的凤江水务公司顺利进行了资金整合,解决了地区水务管理相对分散的问题,并成功获得中央资金和政策性贷款支持,确保项目的持续推进。
在改革的推动下,饶平县的污水治理工程按下了“快进键”。在将近一年时间里,222个村的污水治理任务于10月完成,2025年将实施的275个村也已有部分提前完成。这一切的背后,是饶平县上下共同努力、积极应对挑战的成果。
如今的饶平县,村民们充分享受到了环境改善带来的幸福感,蔡晓强和陈先生面带微笑走在家门口,清澈的水流映照着美丽的村庄,也见证了乡村振兴的故事正在悄然上演。
饶平县以其独特的治理模式为全国的农村污水处理树立了标杆,探索出了一条“节省投资、提升风貌”的新路。而这些成果的取得,不仅需要政府的决策和投入,也离不开每一个村民参与和支持的努力。
未来,饶平县还将继续在这条治理道路上稳步前行,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优质的成果,推动乡村美丽发展的新模式。通过治水美化环境,饶平正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